观世音菩萨法要(普门品)
一.观世音菩萨能加持的事相、作用:(一)救苦救难的加持、护佑:1.事苦:水、火难;罗刹、夜叉难;枷锁、王难;怨贼、遇险等难......包含摄受一切果报苦。2.因苦:淫欲(过分贪心、侵占)瞋恚(怨恨心)愚痴(没有智慧).....包含摄受一切烦恼苦。
(二)与乐加持力:求财宝、求地位、求名闻;求眷属、求子女、求寿命等......一切都能如愿之加持(帮助)。
(三)度脱的加持力(事相作用):以身口意三轮,三十二应身(实无量应身)度三乘;度天类、(六种)、人类(十五种);度八部(八种);度执金刚(一种);度人非人等(包含摄受一切种类)。
二.怎么得到加持?:修因。
(一)学修、分别之教理:1.教---获得加持之法:有真诚、决定、信乐如法取得“三体”(身口意清净)而且行持无犯,犯已还净;忍定,业因报果;黑白(善恶)二业取善舍恶;忏悔洗涤过去、今日之恶业,防止未来之黑恶业;以上四条若能切实修行,即能获得人天等好身,而又不离三宝之加持,并能转起获得果位的加持。知苦断集,幕灭修道(四圣谛);勤修戒定慧,出世为怀而重戒律;(此得果之道,成佛之先因);菩提愿心,菩萨戒行(此获大乘地道乃至成佛加持正因)。2.理-----感应道交,之理:能感应1.真诚三归依,信心之水如泉涌不断;智慧如日月彻照。2.知业果取舍,修一切善法(故善)。3.修一切法无为,无为有不生(故空)。4.忏悔身心洁,王宫任你行(故净)。5.以菩提心持戒与行事,源泉来至大悲心和悲智双运。感应时的情形---自己如滴水汇入到观世音菩萨大悲智海,激起种种波澜浪涌。不能感应:1障盖(业障)日不照,盲者(少善根)不见日。2缺戒乱因果,能加力不应。3加持若磁石,非铁不能引。信乐自心清净意平等无砠菩提心无畏(能摧破)无流(除烦恼流)度(众生)摄(自己)行(为)能与观音心相应。
怎样修行?正修:1.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喃摩):归依崇尚敬礼信顺爱慕钦仰不离求救赐于,,,,有无量义。总说清净身口意三门,归投供献得菩萨三轮加持,无余获得。观:观真,摄一切法生无自性,二我不可得之正观。世音:观俗,观世间一切万物十界如等;同时具足相应而成;这一大缘起的显现。此所显现,无常刹那,如幻如化。菩萨:由前归敬、加持二力,自身等若观音自在。观幻梦有情等同父母子女,拔苦予乐,自他全具智、断、悲三德,等观世音。诸观世音,交光互遍,(佛心、众生心、我心);成大加持正确知明以上义理,正念不失;以七字圣号“南无观世音菩萨”心为其所缘系,摄心在定而不放逸。一念即获一念全分加持,若念念相继者,就是肉身成佛。若不能理念,只要具足信心,恳切称名,福不唐捐;要喜欢净土,决定往生。
(二)助修(事修)1礼拜(诸佛)2赞叹(宣传)3供养(修福)4忏悔(消业)5随喜功德(扩展法力)6请宣佛理(讲解佛法)7请常住世(祈请)8随观音学(时常学佛)9恒顺众生犹如观音(随缘而为)10普皆回向(回向法界、增强佛法)
助修十种,怎样总持:随缘参加一种,便能全部含摄其余众义。若僧若俗,归诚信仰,生欢喜心,因‘念’得理(果),决定出离。菩提大悲,悲智同运(悲人而知他应该如此,再邦助他出离此苦);闻思修用,戒定慧行;度摄方便,包含了一切佛法。
规仪怎来?由得道果人,应众生所需要;选取和组合上面十种义,理义系属在心口意三门体上,成为众多轨式。
怎样修行?1依各种规仪起用,全盘转活。2不缘非缘(戒成就),而成就于止(定成就)。3能如理观而成正观(观成就)。4止观并作运,心不外缘,也要调整成柔和。5随事入观,随事停而观止;长期练习,久而成自然;举身动念发话,恬然持空有、顺因缘、成中道。6以上也说有次序(由生而熟,由简入繁,修烁自性思维习惯)。也无次序(可同时并作,在事相上同时相应具足。
这就是获得菩提大悲体用完全乃至成佛的加持。
正修入定修助修随缘转随转而不变体相用完全如是如理修佛位在现前兴悲智相应加持如涌泉
如何加持?三顺违正邪加持之辨识
1.加持得顺缘:由正信、行力之感招,得佛菩萨不思议力的加持;得成就或满愿等,在其中间助缘增胜,任意满足。这种情况,多是积修福德、供养、善行资粮的酬报;此加持,多能增长福、德、信、愿。但是因此而增长我慢、我贪爱(初学者),反招退步堕落。
2.加持得违缘:这类加持,也是成就圆满诸善;但给以逆缘、因境(考验)以成就你;如欲远行,天雨足病;多是少积福德资粮所致。但是这种加持,最能增加智慧和坚固我们的信愿;而且为破除我见、我慢等不善,纠正偏邪的利器。遇到菩萨违逆缘加持,应正观、安忍、忍定果报;这样能增长极广大的净福资粮。
3.因人邪而得邪加持之现象(学邪了):不敬三宝谤毁正法破坏律仪悔弃正愿显异惑众
赞杀盗淫坏人善法咒出世善邪智鬼通说陀罗尼篡改经论揭人隐私说法教人人皆信仰自称得果妄授人记辱骂出家称道己能潜行贪欲不顾惭愧心神乱异喜忧无凭成患致疾言不能尽但违正理即摄邪类观已观人外相可见
4.得正加持之现象:敬爱三宝随顺律义身礼恭敬和悦近人动止如理不憎恨人不做戏伪耐劳恒勤语无四恶不说他短言顺人心喜赞人善爱诵经法赞佛赞僧不做谤毁歌声调柔不顺三毒邪执我慢爱乐正法隐藏己善能觉八风五欲过患成人之美不咒人善悲心慈意平等不倦得正加持外相可见
(参照自能海上师全集三辑.教理初基)
观音灵签求解签第57签问事业057→五七签→中签→古人→董仲寻亲→丑宫
诗曰★
说是说非风过耳。好衣好禄自然丰。
君莫记取当年事。汝意还如我意同。
■好衣本作好交。好指珍惜。
诗意→此卦孩儿见母之象。诸事贵人大吉也。
解曰★所用谋望。皆大欢喜。从公用力。如子逢娘。
家宅→不安。
自身→平平。
求财→顺。
交易→成。
婚姻→合。
观音灵签38签求事业
六甲→女。
行人→阻。
田蚕→就。
六畜→损。
寻人→难。
公讼→宜和。
移徙→守旧。
失物→空。
疾病→祈福。
山坟→吉。
故事★
■董仲寻亲
或指董永之子。
■董永卖身
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流寓孝感。
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日后无钱还。
当以身作奴。葬毕。其主要董永日取柴一担。
汲水四担。锄田六七亩。辛苦难当。一日上山砍柴倦睡。
皇天见其孝行。即差仙女下凡为婚。
董永醒来见女恐是妖精。女拦曰吾无父母又无依。欲结为夫妇。
董永见其凄凉。带女回归。主人责董永拐带妇人祸及其主。
后暂留该女。遍访四方家庭并无失妇人。才允成亲。
董妇百日织得锦五十丈。剪一半往市卖出得银。赎脱董永身。
后将锦进。敕封进宝状元。
仙姬曰。天赐儿子三岁送还。(仙女回天)。
后其子十六岁中状元。衣锦还乡。
■董仲寻亲
董仲欲寻母。至太白山找。终见其母。
+
前程:吉。
求解签观音灵签25签 问事业简而言之
会经历一番波折,挨过去之后就能顺顺利利
不要为整天担心波折什么时候来
放宽心态,到时会有高人相助